如何看待微信投票?在大学生活里,我曾为一位播音专业同学参加“XXX最佳主播”活动投过票。在投票过程中,我注意到投票并无限制,可以无限次投给同一个人,只是页面会跳转,通过修改代码,投票行为可以持续进行。主办方后来加入了身份证号验证,但原有接口未删除,我借此机会,继续使用脚本刷票。最终,那么,如何看待微信投票?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个人非常反感比赛里的微信投票,理由如下:
1、混淆了比赛的本质。
明明是一场纯粹的演讲比赛,七分靠演讲,三分靠投票;明明是一个纯粹的摄影大赛,七分靠演讲,三分靠投票;明明是一次纯粹的人员遴选,七分靠笔试面试,三分靠投票。
2、透支着人的社交额度
投票用的无非就是人脉。说实话,如果朋友圈里每个人的投票我都帮忙拉一拉,转一转,每天占用时间一小时起步。
可是,你们是好朋友。所以,谁真的愿意没完没了地给别人当红娘。不就是图个交情?人脉这种社交资源,本身就是有一定消费额度的。去用这种琐事透支着你的消费额度,一个字,烦。
3、不给低调的人活路
这种投票的机制更加封杀了一种可能性: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。
所以,你一定不能太低调,埋头准备比赛,埋头彻夜苦干,你要学会拉票;所以,你一定不要脱离网络的环境,你的票数就指着这个呢!
微信投票的真实性确实存在两面性。一方面,有真实的投票活动,旨在选出最受欢迎的人或项目。比如幼儿园评选优秀家长或学生,这类活动通常是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,增强社区凝聚力。另一方面,也存在一些不诚信的行为,有些不法分子通过购买投票来获取利益。这不仅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,还可能带来其他负面后果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,会选择花钱购买投票。这种行为虽然短期内可能对某些活动有所助益,但从长远来看,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独立能力。家长们应当理性看待微信投票,避免盲目跟风。
此外,还有一些商家利用微信投票进行营销活动。他们通过组织投票,吸引用户关注和参与,从而达到宣传产品或服务的目的。这类活动往往伴随着丰厚的奖励,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。然而,商家为了追求利益,有时会夸大宣传效果,导致用户失望。因此,在参与此类活动时,用户应保持警惕,避免上当受骗。
总的来说,微信投票既有其积极的一面,也有其潜在的风险。无论是家长还是商家,在参与此类活动时都应保持警惕,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。
想投票,先要关注幼儿园的微信公众号。为了孩子,家长显然不怕麻烦,也不怕麻烦自己的“朋友圈”,但家长似乎中了幼儿园的“计”。对幼儿园来说,投票不过是个“谜面”,谜底原来不在这里。这样的揣测并非没有依据,据媒体报道,与大字号的“提示关注”公众号反差强烈的是,孩子们姓名前面的“作品”比指甲盖儿还小,且被拉压得完全变了形。也就是说,你根本看不清孩子的作品,却要做出好坏判断,这种投票不过是园方的一个“噱头”。
这样的“噱头”对家长的折磨是显而易见的。拉不拉朋友投票成了问题:拉吧,总觉得是在麻烦朋友;不拉吧,又担心自己的孩子“输”给别人。不过无论家长怎样纠结,总要做出选择。
诸如此类的票选并不少见,看似温暖、关注孩子的投票活动不过是对孩子的“绑架”,家长则自愿被“陪绑”。而幼儿园关注的是自己的“利益”——利用新媒体提升幼儿园的知名度。
感觉这种给孩子微信拉票特别无聊,投票的人看都不看,直接按照指定号码、人名投票。最后成绩排名根本和孩子无关,主要取决于家长的朋友圈有多广,能拉来多少人投票。
所以,这个投票到底是评选最佳手工作品还是最有人脉家长?靠这种方法小孩获奖了对小孩来说有意义吗?
此外,我还想说的是,那些设计投票的幼儿园,培训机构什么的,请你们消停点,多把心思花到教育孩子身上,而不是涨粉博关注上。
我觉得虽然有点不太好,但也不是不可以。
随着社会的进步,教育环境也在改变。
从前老师和学生之间通常只会在学校里有交集,而且多半还是老师在讲,学生在听的那种,私底下的交流少之又少。另外,在教学过程中,只有老师和学生,除非学生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,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,老师才会和家长沟通。大部分的家长也很信任老师,认为教育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情,所以也很少有家长会和老师主动沟通。像我妈,就从来都没有给我的老师发过电话询问我在学校的情况(大概是因为也没什么好问的吧,毕竟我这么乖,哈哈哈哈哈)。
但现在,由于微信和QQ的普及,导致现在的师生关系不像以前那么纯粹。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变得非常直接,除了课堂教学外,家长还变成了一种老师的一种可以利用的很好的资源。像微信组织群投票这种事情都算是小事了,有的老师可能还会托群里的家长帮忙给她的孩子找关系呢。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放在这个老师班上学习,那么,为了自己的孩子当然要卖老师这个面子。哪怕心底不是那么愿意,也还是要做的,不然,要是被老师知道了那不是可能会对自己的孩子不好吗?
因此,我认为虽然像投票这样的事情只是举手之劳,但一个专业的老师最好还是不要这样做。如果我是家长,我是会对这样的老师产生不好的印象的。
1. 采用微信投票方式进行院系评优看似创新,其实质取决于评优的具体实施方式。若为初选阶段,将候选人的事迹公之于众,让微信用户投票,这本身是一种进步。
2. 然而,这种方式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,还有待观察。毕竟,一位教师是否优秀,其身边的人才最有发言权,包括同事、学生以及学生家长。
3. 类似地,学生比赛的评比也通过网络进行,这与教师评优的方式相似。学生的品学表现,最了解的莫过于其同学和教授过他们的教师。
以上就是如何看待微信投票的全部内容,采取网络投票看起来非常新颖,这要看是如何评优的,如果是海选,是把他们所有先进事迹都发表出来,让喜欢网络的朋友进行评先,这也是一种进步。但是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就不得而知了。因为一名老师是否优秀只有他身边人知道最清楚,这里包括其他老师和他所教过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,最有发言权。而学生比赛评比也要从网络中进行,这和老师评优没啥区别。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